藥學專家支招 喝、貼、泡!中藥防暑三步走
- 羊城晚報
- 2025-07-10 16:32:28
調養(yǎng)須因時制宜因人制方
“廣東人離不開一碗湯、一壺茶。”馮小映表示,近期醫(yī)院藥房調劑中,山藥、芡實、薏仁等健脾祛濕藥材的使用明顯增多。“潮濕悶熱天最常見的癥狀就是倦怠、胃口差、四肢困重”,她推薦市民可適量飲用與上述藥材相關的湯飲與茶方,也可以使用五指毛桃、扁豆等食材,來改善腰肌勞損、腰痛等癥狀。
小暑一過,三伏天到。“高溫天不少人會自行貼膏藥,但三伏貼屬于‘因時制宜、因人制方’的療法。”馮小映提醒,并非人人都適合三伏貼,應在醫(yī)生辨證后按體質定方位、選藥物。
空調房久坐、寒氣侵體,是不少都市人的夏季常態(tài)。馮小映建議,不妨通過藥浴泡腳,緩解體內寒濕。“泡腳確實是好方法,但也要因人而異。”她表示,體寒怕冷、夜間腳涼的人群可在泡腳水中加入生姜、肉桂或紫蘇,溫陽散寒;泡腳時間不宜超過20分鐘,水溫以40℃左右為宜;如泡后出現(xiàn)頭暈、虛汗、乏力等現(xiàn)象,應及時停止。
西瓜冷飲不宜貪嘴
天氣熱,很多人喜喝冷飲、吃冰西瓜等寒涼類瓜果。馮小映提醒,注意食用數(shù)量、不能暴飲暴食。據介紹,西瓜性寒,被稱為“蔬果界的石膏”,吃多了容易傷脾胃。如果實在想吃冰鎮(zhèn)西瓜,可搭配健脾的山藥糕或五指毛桃湯,平衡寒熱。“若平常口淡、大便稀、舌苔白滑者,慎用寒涼茶飲,可選擇酸梅飲、山楂飲等偏平和配方。”她表示,涼茶雖能解暑,但金銀花、菊花等較為寒涼的茶飲并不適合脾胃虛寒者。
此外,家庭可常備藿香正氣水、板藍根等應對暑濕不適和熱感冒的常用中成藥。高溫時段盡量避免劇烈戶外活動,多補水,但要避免高糖飲品。若出汗較多,可飲用淡鹽水或含電解質飲料以補充水分與礦物質。
炎炎夏日,與其靠“玄學偏方”,不如順時而養(yǎng)、因人而調。從喝對湯、貼準藥、泡好腳開始,科學養(yǎng)生、安然度夏。
關鍵詞:
- 藥學專家支招 喝、貼、泡!中藥防暑三步走2025-07-10
- 浙江兩項研究成果顯著提升肺癌腦轉移患者生2025-07-10
- 安全性缺乏證據支撐 國家衛(wèi)健委禁止將這一2025-07-10
- 一個比走路還簡單的動作!每天10分鐘,至少2025-07-10
- 助老人就醫(yī)“無憂” 上海今年已有1203名陪2025-07-10
- 這幾種“不健康”食物,其實可以放心吃!2025-07-10
- 做家務能減肥?官方“活動強度系數(shù)表”給出2025-07-10
- 中新健康丨國家衛(wèi)健委在大涼山深處開啟“授2025-07-10
- 元啟數(shù)藏正式上線:構建全球大健康數(shù)字生態(tài)2025-07-10
- 《行政區(qū)劃代碼管理辦法》出臺 如何影響你2025-07-10
- 香格里拉秘境尼汝的新生活2025-07-10
- 成都警方通報疑似拐賣兒童糾紛:華陽“人販2025-07-10
- 西藏吉隆山洪失聯(lián)人員搜救工作持續(xù)進行中2025-07-10
- “丹娜絲”停止編號 福建廣東廣西仍有大到2025-07-10
- “丹娜絲”攜強降雨繼續(xù)影響南方 北方高溫2025-07-10
- 洪水過后,這些飲食安全問題要警惕2025-07-10
- 福建廣東等地有強降雨 華北四川盆地等地有2025-07-10
- 別被“白幼瘦”審美帶偏 超七成受訪青年力2025-07-10
- 花式騙術迭出,暑期生活如何避坑?2025-07-10
- 應聘“中招”?這份求職防騙指南請查收2025-07-10
- 注意防范!北京市氣象臺發(fā)布暴雨藍色預警2025-07-10
- 嫦娥六號月球樣品最新研究成果發(fā)布 為人類2025-07-10
- 韓國旅行商深度考察三亞:“海南對韓國游客2025-07-10
- 黃河水利委員會派出工作組指導山西陜西做好2025-07-10
- 我國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9歲2025-07-10
- 湖北后河保護區(qū)首次記錄金裳鳳蝶羽化過程2025-07-10
- 暴雨黃色預警:福建廣東等地部分地區(qū)有大暴2025-07-10
- 臺風“丹娜絲”三次登陸 副熱帶高壓形態(tài)變2025-07-10
- (鄉(xiāng)村行·看振興)福建永安:千畝桃園迎豐2025-07-10
- 海外華媒甘南行:拉卜楞寺保護有新章2025-07-09